伴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受國家財政及土地政策的影響,越來越多的商業(yè)項目拔地而起,呈現(xiàn)出井噴式的發(fā)展。隨著快速的城市化節(jié)奏,居民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,國內外資金的迅速涌入,又推動了商業(yè)地產(chǎn)的發(fā)展。
在快節(jié)奏的生活壓力下,一站式購物中心更加受到消費者的認可,大型的商業(yè)項目遍地開花。然而,購物中心的設計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(yè)性和各專業(yè)的整合能力,即需要考慮到城市的地標性與建筑本身的美觀性,又需要考慮到成本的投入控制及后期的運營收益;即需要考慮各業(yè)態(tài)主力店及品牌的組合,又需要考慮到交通動線的便利性與空間的品質感。
本次針對一站式購物中心的設計要點,從項目選址及交通動線的角度進行梳理,主要包含以下內容:
1.項目選址
購物中心的選址需要進行多層面的分析,即需要考慮到所在區(qū)位交通的便利性,又需要考慮到周邊人群的消費能力。
1.1)區(qū)位分析:
傳統(tǒng)的城市中心是人口的聚集區(qū),人口密度及潛在客流量較大,消費能力較強,同時交通路網(wǎng)完善,具備更強的輻射范圍。
▲沈陽萬象城,凱里森設計
伴隨著城市化的發(fā)展,部分城市中心人口變的過度稠密,道路擁堵交通情況惡化,中心區(qū)域的優(yōu)勢反而成為劣勢,因此遠郊型購物中心大量興起。
▲成都萬象城,凱里森設計
1.2)交通的易達性:
選址應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,具有通達的市政道路,臨近交通干道,但需要避讓開城市快速路或車流擁堵路段。車程在半小時以內是較理想的覆蓋范圍,同時最好具備地鐵及公交接駁站等公共交通站點。
1.3)地塊自身屬性:
選址應考慮到項目基地的平整性,完整性和長寬比例。若地塊自身存在過大的高差等不可規(guī)避問題,需要依靠后期的規(guī)劃設計來調整和彌補,甚至創(chuàng)造出新的亮點。
▲重慶長嘉匯彈子石老街, LWK設計
重慶彈子石老街地塊最高和最低點之間相差80米,其獨特的地貌在巧妙的規(guī)劃設計之下,反而成為了項目的亮點。
2.外部交通組織
2.1)車流組織
項目自策劃階段及概念階段設計開始,就需要充分利用考慮市政道路及交通設施:在規(guī)劃階段,盡可能與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協(xié)調,將公交站點等公共交通節(jié)點盡可能設置在商業(yè)出入口附近。
介于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或計劃建設地鐵,減少公民的出行壓力,因此新型商業(yè)應多標高考慮項目出入口位置,做到首層連接公交,地下聯(lián)通地鐵,由首層與地下層形成合力,最大限度的吸引并導入客流。如條件允許,宜沿項目道路設置至少一處公交落客區(qū),一處出租車落客區(qū)。落客區(qū)需避讓開項目主出入口,保證人流的暢通性。根據(jù)項目建筑面積大小考慮落客區(qū)車位數(shù),且不宜小于5個車位。
▲成都萬象城,凱里森設計
2.2)貨流組織
貨流出入口應設置在購物中心側面或背面,以不影響商業(yè)人 流進出為原則。貨運動線由貨車進出口、通道、卸貨區(qū)、貨物轉運后通道、 庫區(qū)所組成;從城市道路進入商業(yè)的貨車進出口無論是否與客車進出口共用,當進入建筑之后,其運行通道必須與客車的運行通道相分離。
3.商業(yè)動線設計原理:
3.1)水平動線
常用水平動線包括線性動線,環(huán)形動線以及枝型動線這三種基本形式,以此三種動線為基礎,結合主力店鋪布局,可延伸發(fā)展成多種組合形式。
常見線型布局:包含啞鈴形、折線形、雙線形、弧線形、L形、U形等。
優(yōu)點:布局緊湊、通過效率高、店鋪瀏覽率高、方向性強
缺點:迴游性略差、單方向性造成一定的枯燥
感修飾手法:步行街作成弧形來增加趣味性,動線上中間挑空,形成回廊,以增加空間的通透感;適當布置節(jié)點為了 緩解疲勞感與可視性。
常見環(huán)形布局:包含三角形、矩形、圓環(huán)形、 復式環(huán)形等,環(huán)形布局適用于較大面積方形地塊,步行街形成環(huán)路。
優(yōu)點:店鋪可以獲得更為均等的被瀏覽幾率,迴游性好,可提高交易成功率,且便于利用平面中明確的向心性來組織中庭空間。
缺點:較大的進深尺寸對防火疏散有較高的要求。
修飾方法:在入口處轉換為較大的空間作為疏散和過度空間;運用了折線、弧線等形式,使空間顯得活躍而富有變化,但又不至于復雜到使人迷失。
常見枝形布局:包括風車形、十字形、Y形等。
優(yōu)點:枝形布局的實用性很強,不同長度和形態(tài)的“枝”可以靈活地適應基地的不同形態(tài),基地利用率高
缺點:迴游性差,如果每條“枝”的長度過大,顧客很容易放棄逛其它部分受地形的影響比較大,而且空間布置不夠靈活,人流動線易形成回頭路
修飾方法:通過謹慎地設計“枝”的長度、方向、交點、“枝”之間的次級通路,在節(jié)點和端點處理為庭或廳空間,以形成迂回動線,節(jié)點和端點之間可在中部適當放寬,減輕單調感,增加可識別性。
3.2)垂直動線
常用垂直動線交通工具主要分為自動扶梯、自動步道、電梯、樓梯4個形式。
自動扶梯:
購物中心交通組織中的重點環(huán)節(jié),并逐漸成為使用最頻繁的交通元素。
優(yōu)點:速度快、占用面積小,提供垂直方向上的連續(xù)動線且減輕購物中心內的擁擠情形,視線引導至較高的樓層,同時瀏覽商場的景觀。
自動扶梯主要參數(shù):
提升高度:一般在10米以內,特殊情況可到幾十米;
傾斜角度:一般為30°、35°;
速度:一般為0.5米/秒,有的梯型可達到0.65米/秒、0.75米/秒;
梯級寬度:600毫米、800毫米,1000毫米;
理論輸送能力:按照速度0.5米/秒計算,不同梯級寬度的輸送能力相應為4500人/時、6750人/時、9000人/時。
自動扶梯設置位置:
入口:能夠快速將人流導到不同的樓層,提高高樓層或地下層的人流量;
中庭:隨著扶梯的上下行,增加室內空間的動感,同時也在空間內形成了一個層間運動的主要交通樞紐;
主動線挑空處:通過挑空部分能看到上樓或下樓的下一個動線連接;
主動線節(jié)點處:通過設置自動扶梯,使水平主動線在節(jié)點處在垂直方向上保持連續(xù)性;
外墻:與外墻結合構成獨特景觀,不占用室內空間,還能形成廣告效應。
垂直電梯:
對于連接樓層及停車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,速度快,安裝、運轉費用便宜,但容易形成擁堵,還可用于中庭景觀與載貨作用;
優(yōu)點:速度快,安裝、運轉費用比較便宜,可運載大多數(shù)物品,小至嬰兒車大至輪椅皆可運載,可與中庭結合形成景觀設施;
缺點:容易形成擁塞,不能同時承載較多的消費者和手推車,且容易出故障;
適用范圍:在中庭內景觀電梯、輔助空間作為運貨電梯使用,各樓層垂直交通載客,所需的載客量跟建筑物面積、用途相關。一般的客運升降機的載客量,由數(shù)百公斤至2,000多公斤不等,升降機速度一般為1.5米/秒。
垂直電梯設置位置:
建筑的角部:升降電梯設置位置要求各層上下貫通,此特點適合于設置在建筑角部,緊鄰主動線或者中庭;
中庭:與中庭設計結合,形成很有視覺沖擊力的動態(tài)景觀,作為觀光電梯,成為中庭內的主要景觀之一;
外墻:與外墻結合構成獨特景觀,通過跨越不斷移動的視野,獲得新奇的空間感受,還能形成廣告效應;
主動線拐角(節(jié)點)處:布置在主要人流的方向,把人流高效、快捷的向各個方向輸送,通過垂直方向引導,保持動線連續(xù)性。
樓梯特點:
樓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由于自動扶梯和電梯的存在,使用率非常低,主要起消防疏散的作用;
設計要求:以防火規(guī)范為依據(jù),需要滿足疏散距離、疏散寬度、直接對外出入口等要求,在滿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,盡量壓縮步行樓梯的面積;
通過樓梯設計特色,美化街道景觀,活躍空間;
疏散樓梯通常布置在建筑的角部或靠外墻處,在適合開外鋪的臨街面或街角則不應布置樓梯,首層布置在外數(shù)第二跨,滿足從樓梯到外門不大于15米的距離。
自動步道特點:
優(yōu)點:承載手推車、嬰兒車、購物車等,運輸率較高,而且沒有臺階;
缺點:需要比自動扶梯更大的空間以能達到合適的坡度;
適用范圍:大型超市內合適于購買日用品或食品較多的顧客,它能有效地承載嬰兒車及手推車。距離較長的連廊建議使用。
本文轉載自華僑城商業(yè),作者:趙遠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本文僅做轉發(fā)分享,不做任何商業(yè)用途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,謝謝!
推薦閱讀:
大型商業(yè)綜合體項目設計方案
http://ujcijtj.cn/biaoqian1/47-1100.html
日本特色商業(yè)綜合體設計案例亮點總結
http://ujcijtj.cn/xingyezixun/13-7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