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時代,購物中心的空間使用也在不斷發(fā)展延伸。從室內到室外,從地上到地下,從廣場到屋頂,購物中心“通過向外擺區(qū)要價值”,擴大的商鋪的客流量。
而購物中心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外擺模式?我們通過一些國內外典型的案例,作為借鑒參考。
01、風格主題
購物中心外擺區(qū)域這一注重游逛、貼近消費者的區(qū)域,格外注重顧客的購物需要、消費心理特點、區(qū)域文化,打造城市空間與人文交流的窗口。
上海靜安嘉里中心安義夜巷
由上海靜安區(qū)政府與靜安嘉里中心合作打造限時步行街——“安義夜巷”,火爆現(xiàn)狀與其準確的主題定位息息相關。

在這條全長不到300米的小路上,安義夜巷將生活方式、藝術文化、餐飲等有機融合,打造了當下消費者最喜愛的沉浸式場景體驗。

在視覺設計上運用了黃、黑、綠三種顏色為色彩主基調,通過外擺區(qū)主題風格場景的打造與年輕人“對話”,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交流。
大悅城(靜安、長風)
靜安大悅城將購物環(huán)境與商業(yè)藝術有機融合,使用“魔都愛情地標”成功定位,營造當代摩登的都市情調。

以浪漫摩天輪為背景,高質感的藝術氛圍,讓靜安大悅城的天臺成為一個藝文氣息滿滿的戶外露天廣場,雜糅了后現(xiàn)代和復古的時尚風格。

多數(shù)購物中心的屋頂或者露天空間,多會充當餐飲品牌的“擴充”職能,給予消費者更多元化的用餐體驗。以 “Sky Park 高登公園” 命名的長風大悅城頂層空間,在開幕期間,為 SHIP’S CAT 周邊系列作品開設快閃店展賣區(qū)。

在雙層空間的下層還設置了小型的兒童樂園區(qū)域,在創(chuàng)造新地標、往高層引流上方面與靜安大悅城一脈相承。
02、場景氛圍營造
購物中心外擺區(qū)域的成功,不僅要有建筑形式和環(huán)境的支撐,也要注重整體氛圍的打造。僅僅是商鋪門口的幾套桌椅、幾個燈光擺設不足以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。
情景化的氛圍設計能在第一時間吸引顧客眼球,利用美術陳列設計,增強購物中心與顧客的引導性和互動性。
上海新天地里弄
上海新天地是上海的“城市客廳”、上海的“城市名片”。門外是風情萬種的石庫門弄堂,門里是完全的現(xiàn)代化生活方式,漫步在新天地街區(qū),中西結合的建筑特色讓人十分愜意。

新天地廣場脫胎于傳統(tǒng)百貨,轉型升級后化身為現(xiàn)代時尚的商業(yè)中心。在保留建筑物的表層,改變內部的結構與使用機能。

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融合、新與舊的交融不僅表現(xiàn)在建筑形式方面,更多的是體現(xiàn)了中西合璧、兼容并包的上海石庫門居住文化。
街區(qū)內匯集了特色休閑娛樂、時尚購物、餐飲酒吧的外擺區(qū)域,成為“小資”情調的代名詞,為游客、外籍人士、白領打造了一個社交根據地。
洛杉磯The Grove
The Grove 被譽為零售界的 “迪士尼樂園”,也被很多人稱為洛杉磯最好逛的復合型商場。

在這里,坐上古董叮叮車徜徉,隨著 “ Fly me to the moon" 的音樂,在噴泉旁跳一支舞,在古典豪華的戲院里看一部時下最熱門的電影,夢幻般的景像讓人們仿佛置身于上個世紀。
歐式建筑、庭院、廣場、復古有軌電車……讓很多顧客會選擇在室外消費,沉浸在購物街區(qū)的獨特悠閑氛圍中。
03 結 語
購物中心外擺區(qū)的商業(yè),剝離了室內大盒子式購物中心的封閉感和沉悶感,帶來的是更加高效的消費和熱鬧的氛圍,同時,相較于街邊小店商業(yè)又增添了幾分舒適、安全和秩序。
室外廣場、空置率極高的天臺、購物中心里的點點面面“外擺區(qū)”,這些看似無用的“非經營空間”,通過打造情景體驗式業(yè)態(tài)、休閑氛圍、“沉浸式”互動,有望成為購物中心競爭差異化的利器。
注:本文來源于網絡,內容僅作學習分享,不做商業(yè)用途,侵刪,謝謝!